首页 >> 须药藤属

保护性耕作发展影响及今后方向欧夏至草雪叶棘豆圆片耳蕨川鄂八宝禾本科

鸿轩农业网 2022-09-13 09:52:22

保护性耕作发展、影响及今后方向

——专访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总站 徐振兴处长

发布日期: 来源:农机360原创首发 作者:徐振兴

农机360:如何理解保护性耕作,保护性耕作主要包含哪些技术内容?

徐振兴处长:保护性耕作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同时根据龄期选择相应的档位,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

保护性耕作包括四项技术内容:

一是免耕播种:在有残茬覆盖的地表实现开沟、播种、施肥、施药、覆土镇压复式作业,简化工序,减少机械进地次数,降低作业成本。

二是秸秆覆盖:利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在培肥地力的同时,用秸秆盖土、根茬固土的方式,保护土壤,减少风蚀、水蚀和水分无效蒸发,提高天然降雨利用率。

三是机械深松:改变铧式犁翻耕土壤的传统耕作方式,实行免耕或少耕。免耕就是除播种之外不进行任何耕作,少耕包括深松与表土耕作,深松即疏松深层土壤,基本上不破坏土壤结构和地面植被,可提高天然降雨入渗率钝萼景天,增加土壤含水量(深松间隔3/5年一次,不必每年进行)。

四是控制杂草:除草剂或机械表土作1、板簧经强压处理后的永久变形和暂时变形应不大于0.5mm业控制杂草。改翻耕控制杂草为喷洒除草剂或机械表土作业控制杂草。

农机360:保护性耕作与我们传统农业生产中提倡的“精耕细作”理念并不一致,请您介绍一下保护性耕作的起源及其目前在国外和国内的发展情况?

徐振兴处长:保护性耕作的起源。保护性耕作起源于美国。20世纪初期,美国在实施西部开发的过程中,大面积开垦荒地开发新型包装系统及给药装置,初期实现了增产粮食的效果。但是,由于大面积、多频次翻耕农田,植被遭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剧,农田沙化严重,肥力日趋衰竭,加之气候持续干旱,引发了两次震惊世界的“黑风暴”(我国称为“沙尘暴”)。1931年的黑风暴横扫美国大平原,5~30厘米厚的表土被吹走,30多万公顷农田被毁。1935年的一次“黑风暴”就横扫美国2/3国土,3亿多吨表土被卷进大西洋,毁掉耕地300万公顷,当年全美冬小麦减产510万吨,南部各州1/4以上的人口迁移。纽约、芝加哥等大城市也多次遭到沙尘暴袭击,每年刮入芝加哥的沙土,人均竟达4吨之多。经过多年磨难,美国人认识到是错误的耕种方式导致了如此严重的后果。随后,美国农业部成立了土壤保护局,在政府的组织下,土壤学家、农学家、农机专家和农民共同努力,通过对各种保水、保土耕作方法进行不断的试验和研究,总结出以免耕、少耕和秸秆覆盖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法”,并开始在美国大面积推广应用。根据美国保护性耕作信息中心发布的信息,截至目前,美国基本上取消了铧式犁翻耕作业,60%以上的耕地实行了不同形式的保护性耕作。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保护性耕作与植树、种草综合运用,有效地遏制和根治了“黑风暴”(沙尘暴)危害。

国外保护性耕作狗牙根属的发展。目前,保护性耕作在北美、南美、澳洲、欧洲及亚非洲推广应用总面积在25亿左右,取得了较好效果,其中,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阿根廷、法国、墨西哥等国推广应用面积较大。2001年10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与欧洲保护性农业联合会在西班牙召开了第一届世界保护性农业大会,标志着保护性耕作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重视。

澳大利亚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国家,干旱、土壤风蚀、水蚀是其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目前,澳大利亚已全面取消了铧式犁翻耕,约80%以上的农田实行了保护性耕作。澳大利亚实施保护性耕作后,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效果,一是有效遏制了沙尘暴,二是增加了粮食产量,三是土壤肥力明显增强,实行保护性耕作后的土壤中蚯蚓数量显著增加,有机质含量普遍提高。

加拿大地处美洲北部,气候茜之塔寒冷。20世纪50年代前,主要采用铧式犁翻耕,土壤过度耕作、地表残茬太少,不能抵抗风吹雨冲,导致土壤侵蚀,产量下降。从60年代开始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现在80%农田采用了以高留茬、少免耕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增产效果和效益明显上升。

国外几十年实践证明,保护性乌海耕作具有防治沙尘暴和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双重效果,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效益最好的一项旱地农业耕作技术。

版权声明:农机360原创首发所有作品(文字及音视频)为本栏目特约评论员独家特供农机360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或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内容分页:

【1】

【2】

【3】

阜阳第三人民医院
广东汕头肛肠三级医院
柘城县中医院
甘肃肛肠一级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