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竹芋

园林营造技艺破解传承之忧橙桑属

鸿轩农业网 2022-08-11 14:42:56

园林营造技艺破解传承之忧

12月15日消息:散落在大街小巷的古典,传承并记录着千年古城悠久的历史和灿烂文化,是不可复制的宝贵遗产。市园林和绿化管理部门最新消息,继“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中国园林传统造园技艺——苏州古典园林”申报国家级非遗,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启动!作为历尽沧桑的古典园林“延年益寿”法宝的传统营造技艺,正面临断档失传,甚至“人去技消”的困境!在兴盛起来的古城保护的大潮中,人才缺乏、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声音不绝于耳,各种担忧也随之而来。吴地能工巧匠的生存现状如何?苏州古典园林营造技艺传承面临哪些突出问题?又该如何破解?连日来,记者走进香山工坊的聚集地,走进乡镇村落、作坊工场,对工匠、造园技艺传承人和园林专家等进行了深入采访。

老板愿付高薪却不希望工匠充电考证

作为市级文化产业重点项目,位于胥口的香山工坊文化产业基地,以传承、保护和发展传统营造技艺为宗旨,聚集了当地一批核心古建企业。该基地创始人、行业的专家型企业家冯晓东告诉记者,香山工坊承担着古建技艺培训的任务,多年来已培养数百名古建初级职称的工匠。但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园林、古建作为一个古老的传统行业,过去具有一定行规,一旦进入这个行当,基本跟定师傅,不跳槽。而如今他们已不是“师徒关系”,而是“合同关系”,“跳槽”已成常规。他说,不少园林、古建企业对员工去充电培训,考各类证书顾虑重重,特别是中高级证书。“因为一旦手里有了中高级证书,跳槽概率就大,员工炒老板就有了底气,所以一些企业老板出于自我保护的意识,宁愿为留住有手艺的工匠而支付高薪,也会以工作繁忙或其他种种借口,抵触员工继续教育和培训。

冯晓东说,还有一个社会和政府层面的问题,现今对园林、古建行业考核或验资的相关规定和要求,管理层面的比较多,技能方面的比较少,造成这样一种现象——不少公司养了一批有资质的团队,以管理型员工为主,主要是负责接单子、揽活,而真正在一线干的是没有资质的队伍,这就造成了“专业公司不专业”的怪相。

在长期的发展中,吴地工匠的技艺分工越来越细致,除木、瓦、石、扎材、土、油漆、彩绘、裱糊等传统“八大作”外,还包括石雕、砖雕、匾额、楹联、花窗地罩、假山峰石等等绝活。冯晓东认为,在传统文化保护和利用的各种工程中,遵循原形制、原法式、原工艺、原材料至关重要。特别是现代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培养新一代园林、古建技术人才,既是市场的需要,也是行业的需要。现在许多工种的工匠所掌握的“技术含量”在慢慢弱化或走样。

冯晓东说,“同时,时代在发展,推陈出新也是一种必然,有些工种已经逐渐被淘汰。比如搭脚手架的‘架子工’,传统材料用的是毛竹,现在国家规定用钢管,确实既耐用也安全。又如修缮古典园林、古建筑时,常见的空斗墙、相思墙,现在也多砌成水泥砖、空心砖的清水墙了。”

世界遗产保护专家、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副调研员周苏宁认为,古典园林、古建筑作为一种“历史的记忆”,是向后人传递一个城市,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精神领地,而作为建造和维护它们的传统营造技艺,则是使这一领地得以延年益寿的法宝。“任何一座建筑、园林,工匠都是主角,没有工匠的智慧和劳动,任何高明的愿景设想都只是空中楼阁。”

周苏宁认为,近年来,特别是非遗传承人的评定,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传统工匠,但从总体上看,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制度。除少数工匠被评为“非遗”传承人,或被授予某种荣誉称号外,绝大多数传统工匠的地位仍比较低,

他们的创造性劳动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挫伤了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从业的热情和信心。如今,愿意一辈子专注于古典园林、古建筑营造技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他提出,必须从制度上给予工匠更多的扶持和保障。?

工匠多五六十岁10年后或“人去技消”

62岁的薛林根出生于高新区东渚镇阳山村匠师世家,是香山帮古建瓦工技艺传承人,现为太湖古典园林建筑有限公司老总。他告诉记者,自己年轻时,阳山村全村有22个瓦工,其中不少是“父子兵”,到后来只剩下1个,现在已55岁,2005年又改行去物业公司当保安。“有了份稳定收入,每月2500-3000元,还缴社保;而瓦工行当,脏累不说,还有安全问题,日工资150-200元,每月不是天天有活,即便现在涨到230元,也少有人肯学、肯干。”

薛林根举例,比如石工,靠的是力气加手艺,苦累不说,还有粉尘,干这行的也很少,而且年龄多是60岁朝上。最近苏北有个工地要几个石工,日工资开到350元,才有人肯去。他告诉记者,公司有十几个班组,每个班组二三十名工匠,有木工、瓦工、假山工、雕刻工、油漆工、花街工、匾额工等,“像做屋脊戗角、匾额抱对这类工艺要求比较高的活,工匠师傅越来越难找。以前的老师傅,有的双手能同时画两条一模一样的龙,这个技艺现在已经失传了。”他说,现在的工匠多在五六十岁,再过10年,他们做不动了,很可能就会‘人去技消’!”

52岁的郁文贤是高新区东渚镇青山村人,也是香山帮木工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18岁开始学木工,在这行干了30多年,现在在东渚镇有一家3000平方米的工场,手下有20个工匠。他告诉记者,解放前,学木工手艺的多是穷苦人家的孩子,12-16岁入门,学三年、帮三年、看三年,然后才“满师”,有资格到其他作坊去干活挣钱。他说,东渚镇有三四十个园林古建作坊,木工车间比较多。哪里作坊多,哪家活多,谁给的工资高,工匠们就都往哪里挤。“工场的木工每月拿6000元,带班师傅拿9000元,都含社保。最头疼的是,活多的时候招不到人,只能把工资加上去,搞恶性竞争,混乱无序。”

香山帮古建营造技艺传承人、蒯祥古建公司董事长杨根兴今年61岁,他告诉记者,如今从事园林、古建筑营造修复行当的工匠年龄都偏大,而本地肯学、肯干的年轻人正日渐减少。来学的外地人多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恒心不足,有的只学了1到2年,学到一点皮毛,就另谋出路了。他说,“传统造园技艺是一门高深学问,培养一个优秀工匠绝非一日之功。拿木工来说,就是干上10年,也不一定能成器。”?

口传身教不利培养年轻工匠

一座“承香堂”,万般苏作艺。记者昨天在现场看到,坐落在香山工坊显要位置、被称作“古建筑实例样板”的承香堂,是一座鸳鸯厅形式的仿古厅堂。冯晓东介绍,“承香堂由10多名香山帮营造技艺传承人和60多名工匠建造,严格按传统技法和规范、,整个建筑无钢筋水泥、无现代型材、无电动工具的使用,目的就是为了让人们能真实、完整地了解、传承传统的园林营造技法。”

长期以来,吴地工匠的技艺一直通过代代口传身教的方式流传至今,他们之间多有师承关系,有的是祖传,有的是拜师,都通过严格的学徒生活,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努力,逐步成为行业翘楚,独领风骚。然而,这一传承模式在现代化的经济社会环境下已经落伍,不利于发现和培养年轻人,有些独门技艺甚至有失传之虞。为此,香山工坊出巨资邀请一批顶尖的能工巧匠,以原汁原味的传统技艺修建了这座承香堂。“20年后,这座投资千万元建造的、传统造园技艺的‘活的教科书’,将由技艺传承人一一拆解,并异地重建。拆除后,部分构件计划在香山帮技艺博物馆永久保存、展示。”冯晓东说,“到时新建‘承香堂’的过程,将是一次完整的技艺历史回顾的过程。看看一段时间后,我们的造园技艺传承了哪些、失落了哪些,发展更新了哪些,以此往复——承香堂作为工匠的经典之作,将不断在重建中得到永久传承、延续!”

为了更好地传承造园技艺,从去年开始,香山工坊邀各工种技艺传承人、高校学者、园林景区管理者,以及苏州民族学会、香山帮营造协会成员等,陆续开办“香山帮传习所研习讨论会”,至今已举办10期。

勿让工匠成“博物馆里的活化石”

周苏宁说,传统工匠是社会生活的产物,社会的需求造就了工匠。有什么样的社会条件,就有什么样的工匠,有多高的生活、生产标准,就有多高的技艺。“如果没有一定的社会条件、社会需求和标准,工匠特别是技艺高超的工匠,必然会越来越少,或者只能有极少数人被‘养在博物馆内’,成为真正的‘活化石’。”他认为,保护古典园林、古建筑的决策、规划、设计、施工、验收,都必须严格把关,这样才可能创造条件,让优秀工匠脱颖而出。他建议,保护、传承古典园林、古建筑,一是要遵循原真性、完整性原则,确保不走样、不变味;二是要坚持高标准规划,施工设计在成本核算时要按照古建筑实际标准,而不是参照现代建筑和仿古建筑,以防鱼目混杂,低价夺标;三是要研究和制定园林古建筑修复技术标准,严格按原材料、原工艺、原法式、原形制施工,加强监督,让施工工地真正成为优秀工匠施展技艺的舞台。

周苏宁说,过去的传统工匠文化水平多不高,技艺传承主要是靠“身教”,徒弟跟在师傅后面边学边干,工匠多数会干不会说。现代的学校培养的建筑、土木、工程类毕业生基本不懂实践。“要改变这一状况,亟需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扶持,亟需学校、企业的积极参与,亟需教研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这才是最好的保护和传承。如果现在不努力改变旧的传承模式,十年、几十年后,不但新的传承模式建立不起来,古典园林、古建筑营造技艺将随能工巧匠的逝去而逐渐消失殆尽!”

冯晓东表示,如果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有形载体,将会对这种传续于非物质形态中的技艺的传承和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在香山帮发源地建立香山工坊,就是以孕育其发源和发轫的太湖胥口为基地,将产业、学术和研究资源进行整合,搭建一个平台,兼容并蓄,继往开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精湛的传统营造技艺。为此,香山工坊已与相关大专院校、企业、政府建立起互动关系,最近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古建筑保护联盟确定为“古建筑修复技艺培训实践基地”,全方位合作正在逐步深化。

石硫合剂生产厂家

椴树花

广东岗亭厂家直销

文创雪糕厂家

回收废铝

耐酸砖厂家

友情链接